“气候青年说”在深圳龙华国际合作中心举办
2025-04-23 18:08
来源: 深圳新闻网
人工智能朗读:

“气候青年说”在深圳龙华国际合作中心举办

深圳新闻网2025年4月23日讯(记者 王斯涵)4月20日,由亚洲环保创新论坛(AEIF)和深圳市小鸭嘎嘎公益文化促进中心联合主办的【一块就好ONENESS】“气候青年说”,在深圳龙华国际合作中心举办了第三阶段的现场决赛展示。来自深圳、广州、香港、南宁、上海、天津和北京的12位“Z世代”青年,在第56个“世界地球日”到来之前,齐聚位于深圳北站附近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发展创新实验室(UNDP SDG Innovation Lab),现场展示他们对于气候变化问题的思考和行动表达。

从“学到说到做”,“气候青年”在路上

在过去将近100天的时间里,入选者们先后接受了五次线上线下主题课程培训、三次共学答疑,以及累计超过30个小时的一对一辅导,在经过了预报名、复赛之后最终来到决赛现场。这些15到30岁的“气候青年”们逐一上台展示了他们的阶段学习成果,并从中学生、大学生和职场人士的不同经历和视角,充分表达了个人对于气候变化议题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改变。

在由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中国大湾区保护项目经理张薰予、腾讯SSV碳中和实验室产品总监周滢垭、国际演讲会中区演讲冠军贾继航和“小鸭嘎嘎”发起人冯晓担任现场评委的综合评审下,岳佳凝、武天琪、白文杰、田宇、邓江锐和聂纬翔分获一、二、三等奖,叶小敏、顾恺阳 章颖儿、李国栋、李灏轩和朱保勤获得了优秀奖。

66d6979ec15f3d61103aff8d45eeb72.jpg

就如何通过气候传播改善人们对于气候问题“高认知度,低行动力”状况的问题,在新的技术背景和国际背景下,四位评委在以“AI时代,如何助力青年气候行动?”为主题,在对话环节不仅对参与选手的现场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还发出了希望大家运用青年人更加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以情感化、故事化和专业化的手段将气候变化问题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发更多人的共鸣和有效行动。

以自己作为方法,行动的种子已经发芽

“小鸭嘎嘎”注意到,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从校园项目到社会行动,从科学研究到传播创作,正在主动探索应对气候变化创新路径,但都多多少少遇到过气候变化相关信息的繁杂与零散、实践路径的不清晰,以及信息过载又找不到适配内容等问题。在气候传播方面,他们也很不喜欢末日叙事或恐慌叙事的方式。

在现场互动环节,邀请大家现场扫码体验在2月8日启动的基于腾讯SSV碳LIVE工具搭建的“气候问鸭吧”气候变化垂直问答平台。从现场反馈来看,这款定位为“以AI赋能青年气候行动”的AI知识库的MVP版本,大家很明显地感受到了以促进行动为目标的特征。“气候问鸭吧”将通过一站式回应青年人对于气候变化更为具体的场景需求,让气候这样的宏大又严肃的议题,变成人人都可以接收到的力所能及的行动建议。

在此前一天举办的以“协作练习”为核心的工作坊中,这些“气候青年”们从分享各自关注的气候议题出发,逐步达成共识、组建小组、共创蓝图,在表达与合作中体验协作的节奏与可能,同时还提出了对于“气候青年说”项目的长远期待。活动当天,特邀参与展示的10岁小朋友朱彦芃,在现场展示了他在专家辅助和AI工具引导下学习讲述了自己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实践故事。

“Z世代”群体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9%,如何引导这些兼具全球视野与国家认同、熟悉掌握信息技术又拥有更强的网络文化创造力和社会话语主导权的青年人关注和参与应对气候变化,“气候青年说”项目将继续遵循“学、说、做”的项目逻辑,与更多不同领域的伙伴合作,持续增进与不同圈层的青年人连结,将他们的本职工作或兴趣爱好与气候问题的关注、想法、认知和行动力结合在一起,引导他们了解气候变化相关的科学知识、前沿趋势和政策,在表达自身见解和主张的同时,探索从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采取实际行动,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青年力量。

(本文内容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刘梦婷 吴沁彤] [责任编辑:郑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