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4月29日讯(记者 朱佳若 实习生 陈歆彤)近日,福田区南园街道南华社区“银龄守护队”如往常般叩开独居长者家门。据悉,这支由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组成的专业队伍,在三个月间书写了50户长者家庭的温情故事。自1月15日启动“乐享银龄”项目以来,南华社区党委以党建引领织密为老服务网络,通过“五社联动”机制探索出基层治理新路径。
精准调研需求,党建引领织密为老服务网
南华社区现有居民中,60岁以上老人占比约16%,70岁以上长者达908位。在前期深入调研中,社区工作人员发现,老人们普遍存在的“就医难”“情感空窗”“数字鸿沟”等诸多难题。面对这些痛点,南华社区党委以“百千万工程”“四个一”工作机制为抓手,精准调研居民需求,成立南华社区公益基金,并广泛链接社会资源,成功筹集公益资金1万元,为“乐享银龄”长者关爱项目的启动提供了坚实保障。
同时,创新“移动办公”模式,将政策咨询台搬到长者家中,进一步织密织牢社区养老服务网络。项目实施3个月来,累计建立长者服务档案73份,解决长者关心的问题20余件,将“等居民上门”转变为“送服务入户”。
温暖守护相伴,科技赋能提升服务温度
社区党委组建了由工作人员、社工、社区志愿者构成的服务团队,定期入户探访和电访慰问社区老人,并为独居、空巢老人送上米、油等关爱物资,同时提供健康关怀、情绪疏导、卫生清洁、居家安全知识宣传等贴心服务。
在探访过程中,工作人员详细了解老人的实际需求,并耐心教导老人使用AI工具获取养老政策宣讲、健康知识、社区周边配套设施介绍等信息,助力老人跨越数字鸿沟,畅享科技进步带来的优质生活体验。此外,社区工作人员同步启动“时光档案”采集工作,从东江纵队老战士的抗战往事到特区建设者的拓荒记忆再到老媒体人的城市观察,20余位长者的口述实录串起南华村从稻田阡陌到都市新城的蝶变历程。当81岁的张叔展示珍藏的电台设备时,年轻的社工感叹:“这些会呼吸的历史,是社区珍贵的文化资产。”
共建共治共享,构筑银龄幸福家园
“希望新党群服务中心能设置书画室”“期待长者食堂距离近一点”……在收集到的20余条建议中,既有对空间功能的期待,也饱含着老人们对社区发展的热忱。项目还特别设立“银龄智囊团”,计划利用社区长者座谈会、茶话会邀请长者们参与社区规划讨论,让回迁安置工程浸润人文关怀。据项目负责人陈祖荣介绍,此次行动不仅形成“一户一档”服务纪实,更搭建起“五社联动”长效机制。
从一袋米、一桶油的实物关怀,到倾听生命故事的深度共情,南华社区“乐享银龄”项目以党建引领织密为老服务网络,用五社联动激活基层治理动能。未来,南华社区将继续秉持关爱长者的理念,积极探索AI技术在社区养老服务中的应用,全力打造“15分钟养老生活圈”,让社区长者实现从“养老”到“享老”的幸福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