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还有两个可能原因:
一是适度的淀粉类食物能帮助血糖水平保持稳定,避免夜间低血糖。有些朋友夜间频繁惊醒或噩梦,可能是由于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少,肝糖原不足,导致夜间血糖偏低。而血糖的过度降低是一种强烈的应激,会升高压力激素水平,使人容易夜间醒来并难以再次入睡。
二是在晚餐不吃或少吃碳水化合物的情况下,为了维持血糖稳定,身体不得不拆解蛋白质来异生葡萄糖,导致夜间肝脏工作负担加重,也可能会影响睡眠的质量。
不吃主食或吃太少
反而不利于瘦身
其实,合理吃主食有利于预防肥胖,不吃主食或吃得太少反而不利于瘦身。
少吃主食不等于能变瘦
首先,因为能量供应不足,身体就会想办法“节能”,让你无精打采,减少消耗。就算你强迫自己运动,运动之后也会感觉特别疲劳。一旦人的精力和体力改善了,多吃的这几口饭,会被活跃的身体状态消耗掉,并不会变成肥肉堆积在身上。
其次,因为要维持血糖稳定,身体代谢压力增大,就会想办法拆东墙补西墙,拆解肌肉蛋白质来合成葡萄糖,不仅额外消耗B族维生素和能量,而且会加重肝脏和肾脏的负担。这样也会让你感觉疲劳。
少吃主食不等于能降低热量摄入
好吃的肉类基本上不可能是低脂的,因为低脂的肉一定会“柴”。柔嫩多汁又香浓可口的肉,几乎都是高脂肪。况且,很多好吃的菜肴都加入了不少糖,以增加“浓郁感”“醇厚感”。
所以,加肉减饭的策略,并不能降低总热量摄入。少吃米饭省下的热量被换成了菜里的糖和脂肪,营养价值更低,更容易发胖。过多的脂肪和蛋白质还会影响肠道菌群平衡,也不利于胰岛素敏感性。
少吃主食不等于能有效控糖
很多人因为想控糖,晚上严格限制主食,但这样做可能引起夜间低血糖,次日早上的空腹血糖水平反而会升高,上午的血糖波动也会增大。前一天晚上吃够主食后,第二天血糖水平反而更为稳定。
少吃主食影响睡眠本身,也是促进发胖的可能原因之一
失眠或睡眠不足与肥胖的关联已经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可。同时,失眠和睡眠不足会引起白天精力不足,运动意愿下降,进一步促进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