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深圳故事。
深圳新闻网2025年4月30日讯(记者 李昂徽 朱佳若)出生在海南的赖建树,因助产士的失误造成了左手臂神经损伤。“小时候做过几次治疗和手术,但还是留下了残疾。”当记者小心翼翼地询问他的残疾时,赖建树反而大方坦然地讲起了往事,言谈间,他早已和出生时打上的“特殊烙印”和解。而日常中,接触过他的人都说,“感觉他从来没把自己当成过残疾人”。
2002年,赖建树的母亲带着他和妹妹来到深圳生活,赖建树也入读了深圳实验学校(以下简称实验学校)。“入学没几天,我就当上了班干部!”赖建树讲起读书的时光,眉飞色舞起来。他表示,作为一个插班生、外地人还是残疾小孩,是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给了他最多的自信。从当班干部、朗诵、吹口琴、打羽毛球,到结识“这辈子最好”的朋友们,赖建树的深圳故事从实验学校开始生根发芽。
从高中时培养起的打羽毛球爱好,让赖建树十多年后代表福田区一路杀进深圳市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残羽毛球肢体组的决赛,最终拿到冠军。“其实赛点的时候我的体力已经耗尽了,而且对手是一个比我小十岁的年轻人。”赖建树表示,在深圳长大的二十多年里,像这样绝处逢生的时刻他经历过很多次,但几乎每次都挺过去了。“教练跟我说,我要发挥出我的优势来,体力跟不上就用技巧打败对手。”发挥出自己的优势,这是赖建树成长路上的法宝。
赖建树在福田区残疾人公益学堂训练基地接受采访。
大学毕业后,赖建树在供应链行业深耕数年,如今是深圳元初食品有限公司深圳区域物流品控的负责人。“刚刚做管理者的时候,团队遭遇了很大的困难,自己也缺乏经验。”但深圳教会他的是方法总比困难多,赖建树又发挥出自己的优势——真诚,他真诚向同行和下属求教,同时鼓励大家,表示有困难他会一起扛。
赖建树在工作场地。
无论是求学、创业还是工作,赖建树的深圳故事充满着深圳这座城市给年轻人和残疾人的包容和保护。初中班主任的一句话,是赖建树跟自己和解的药引。老师曾温柔地在他的作文本上写下,“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星辰,你的不完美,是宇宙留下的吻痕。”这句话带着他穿过了许多的误解、否定、质疑,让他知道自己永远不差。
赖建树在工作场地。
“我觉得这是我做公益的最好时机。”一次偶然的机会,赖建树接触到了福田区残疾人体育队,同样是残疾人的体育队负责人赵洪姐,一眼便相中了这个朝气蓬勃、爽朗大方的年轻人,引荐他来做残疾人公益学堂的羽毛球教练。
“现在我固定每周六来福康之家做教练,教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残疾的人打羽毛球其实很有挑战。”在公益学堂教学的这两年上,赖建树全身心投入,根据不同学员的情况针对性地施教,将打球带给他的快乐和成就感传递给学员们。“比如智力残疾的学员就要以训练肌肉记忆为主,需要我对他们有更多的耐心和鼓励。”去年,赖建树帮助体育队选拔和训练的运动员苗子在第七届深圳市残疾人运动会上大放异彩,获得的奖牌数量较上届成倍增长。
深圳常住人口有1700多万,赖建树的故事不过是千万分之一种活法,但正是千千万万的他们,才让特区永远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