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4月30日讯(记者 蔡雄彬)当我们谈论深圳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是一个边陲小镇成长为国际大都市的奇迹,还是无数创新创业者的故事?又或是移民城市的文化认同和建构。4月23日至5月11日,来罗湖美术馆,您或许能找到答案。
45年来,深圳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和“深圳奇迹”,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精彩缩影。为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以艺术的形式,展现深圳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根脉与时代风貌,4月30日,由罗湖区南湖街道办事处、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深圳市向西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罗湖美术馆承办的“缘起向西--美丽深圳乡土行艺术展”开幕式在罗湖美术馆举行。
向西村作为深圳本土村落,是城市的重要乡土记忆,明朝时期,张氏第13世祖张爱月便迁移至此,繁衍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加速,往日乡村已变为繁华都市,乡村(社区)如何与艺术共生共存,构建文化认同成为社会关注热点。2024年10月至2025年2月,11位深圳本土艺术家走进向西村开展采风活动,他们走街串巷,用画笔描绘向西村的一草一木、市井百态,用画笔反映市民群众的精神状态和美好生活,有效挖掘和利用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将其融入美术创作,以多元方式积极参与乡村(社区)建设。
据了解,本次展览共展出100余件艺术作品,作品类型丰富多彩,包括油画、版画、水彩、中国画等。展出作品风格各具特色,写实与写意交相辉映,其主题思想深刻,既体现出深厚的在地性与本土性,也展现出鲜明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展览策展人、深圳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陈向兵表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每个地方都形成了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孕育出相应的地方文化与知识体系。艺术家应当深入学习这些地方文化,与这片土地建立精神联系,形成对土地、人民及其文化的认同与热爱。通过回归乡土文化现场,“在场”观察、触摸乡土实物、聆听乡土故事,艺术家能够唤醒乡土记忆、构建乡土意象,在感同身受中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实现艺术与社会的融合,积极投身美丽中国建设。
“缘起向西--美丽深圳乡土行艺术展”让艺术走进乡村(社区),让艺术家扎根深圳本土。活动将艺术创作转化为社会感知与乡土重建的行动,在时代进程中,在人民生产生活现场,培养对社会具有深度感知力的艺术实践。使艺术发展成为联通社会、深入乡土的“有为之举”,以管中窥豹的方式呈现美丽深圳的动人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