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5月2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熊子恒)走进帕西尼感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帕西尼”)展厅,一款“摇操作”设备立即引起记者的关注,只需对着屏幕做出手势,设备台上的机器人灵巧手就可以即时模仿。
4月29日,帕西尼披露最新融资消息,获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比亚迪超亿元战略投资。瞄准具身智能赛道,这家企业在深创业不到4年即成为触觉传感器技术领域的“隐形冠军”。“立足于深圳,我们可以迅速实现新一代技术产品的落地应用,大大增加了企业的创新底气。”帕西尼联合创始人聂相如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
形成多维触觉产品矩阵
2021年6月,在人工智能技术大爆发前夜,3位年轻人抓住产业趋势风口,他们看到了AI赋能机器人的无限可能。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菅野机器人实验室,帕西尼创始人许晋诚拉上两位联合创始人,开始谋划来到深圳追逐梦想。
触觉传感器被称为机器人“感知觉醒”的关键。聂相如表示,人类超70%的物理交互和超90%的精细操作依赖双手完成,而机器人却因触觉传感技术瓶颈,导致无法灵巧抓取与精细操作,这也限制了机器人的规模商用落地。
瞄准这一行业痛点,他们全力投入攻克“卡脖子”技术。创业不到4年时间,帕西尼就成为了国内极少数可实现高精度多维触觉传感器自主可控,且拥有完整多维触觉“传感器-灵巧手-人形机器人”产品矩阵的企业。目前,该公司研发的触觉传感器已实现高可靠性规模化量产,全球出货量稳居第一。
聂相如介绍,他们创新研发出6D霍尔阵列式触觉传感器,赋予机器人类人般的触觉感知能力,同时构建起从硬件封装、数据采集、算法集成到首个VTLA具身智能模型构建的全栈式具身智能技术体系,成为该领域全球领先的供应商和技术开拓者。
完备产业链提升创新效率
在全球触觉传感技术路线中,有视触觉、电容式、电阻式等多种方案,帕西尼选择自主研发探索出一条新路径,解决传统传感器感知维度单一、耐久性不足,价格昂贵等多项短板。
回望创新创业历程,深圳赫赫有名的“机器人谷”成了助力这家企业创新突破的关键一环。
聂相如表示,帕西尼在深圳机器人谷创新创业,因这里有着非常优良的上下游产业链配套支持。触觉传感器是具身机器人的重要零部件,公司可以第一时间收到下游客户的反馈,从而迅速地解决问题,进行技术迭代。
“因为聚集了一大批机器人产业,深圳机器人谷的创新效率特别高,我们可以把电路板的研发周期从3个月压缩至一两周时间,而在其他城市可能要花费数周的时间。”聂相如说,“如果创新工作要拖延好几周的话,整个项目的进程就会遭到延期,公司的研发投入也会成倍上涨,深圳完备的机器人产业链十分关键。”
产业链巨头大手笔注资
基于扎实的技术实力,帕西尼在深圳的发展步伐越走越快、越走越顺。
前不久,比亚迪斥资超亿元对帕西尼进行战略投资。这是比亚迪本年度抛出的首笔重磅股权投资,也是截至目前,其在具身智能领域完成的最大单笔投资。
产业链巨头大手笔注资,反映的是产业话语权向底层核心技术环节的深度渗透与技术路线锁定,展望具身智能产业价值锚点,谁掌握触觉感知的物理接口,或许谁就掌控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落地的关键。
谈及未来发展,聂相如充满信心。“比亚迪与帕西尼的合作是一次全方位的产业协同,双方也将各自发挥优势,实现互利共赢。”
聂相如表示,帕西尼将在触觉传感器技术中持续突破,不断推进具身智能的实际落地与产业化变革,赋予机器人能够完成更多精细化操作,让它们可以真正走上生产线,走进千家万户,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