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澳三地携手,打造这场历经6个月的“创意风暴”
2025-05-04 14:50
来源: 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深港澳三地携手,打造这场历经6个月的“创意风暴”

人工智能朗读:

5月3日,由星岛新闻集团、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发展办公室等三地机构联合主办的第三届深港澳青少年创意设计大赛(简称青创大赛)颁奖典礼在香港湾仔会议展览中心举行。

颁奖现场座无虚席,来自三地的百余名获奖者登台领奖,还有表演团队带来精彩演出。据了解,这是青创大赛首次在香港举行总颁奖典礼。

第三届青创大赛自2024年11月启动以来,以设计为媒,联动深港澳三地青少年,在三地引起热烈反响,吸引深港澳三地数百间学校几十万学生与老师参与,共收到6300多件作品,创历届新高。

今年3月底,12位专家在深圳经过评审,最终评选出新星组及新锐组两个组别共148个获奖个人或团队,最佳指导老师/指导团队8个,最佳组织奖3个,另外20个参赛作品根据线上投票结果获得最佳人气奖。相比前两届,第三届青创大赛呈现出参与面更广、专业性更强、影响力更大等特征。

来自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科苑小学的魏若成、魏若冲,连续两届参赛了。在本届大赛中,他们凭借作品《识云辨天 :智能天气预警新探索》,获得了新星组银奖。

他们告诉记者,拿到银奖很开心,下一届比赛打算再接再厉,“我们作品的初衷是用更具性价比的方式预测天气。但软件还没有完全开发好,以后想把它做成手机软件让家人使用。”

来自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荔林小学的张洋,获得了新星组金奖。他的作品《面向未来的低空经济智慧路灯》吸引了现场不少市民围观。

张洋告诉记者,他经常在深圳观察各式各样的路灯,同时又留意到无人机在人才公园送外卖,所以想把两者结合,希望能用发明改善外卖环境,“现在已经是第三代智慧路灯了,路灯可以为无人机配送和物流提供支援。未来我想成为无人机工程师,大疆无人机让我印象深刻。”

新星组金奖作品《面向未来的低空经济智慧路灯》

来自深圳市龙华区第三外国语学校的佟嘉贺、林慧可、刘承灏、陈立涵在本届大赛中凭借作品《湾区“蚝”风光——基于深港澳地标的蚝壳砖设计》,荣获新星组金奖。

新星组金奖作品《湾区“蚝”风光——基于深港澳地标的蚝壳砖设计》

据了解,这一作品灵感来源于生活。获奖者佟嘉贺告诉记者,平时剩下的蚝壳很难处理,再利用的话会更环保。

基于这一灵感,他们选取了深港澳三地的地标建筑,把地标建筑抽象简化成线条,又制作了3D打印模具,再把蚝壳作为辅料,加入到混凝土当中,形成一套蚝壳砖。

作品的指导老师郑玙璠表示,比赛很有意义,学生可以发现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发明设计解决问题。深港澳三地学生参加比赛,可以互相学习、交流,有助于让孩子提升自我、开阔眼界。这次的作品既是对大湾区文化的展示,也是对环保理念的宣传。

来自香港天主教普照中学的吴尚谦、陈麒任凭借作品《RFID智能药盒》获得新锐组铜奖。

他们告诉记者,这个发明是希望能为长期患病的老人和需要定期吃药的患者提供帮助,想真正看到科技改变生活。“这次跟深圳、澳门的青年同场竞技,看到许多超出想象的作品,比如有一个AI机械臂让我们印象深刻,没想到AI可以和机械臂融合到这个程度。比赛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国家将大湾区作为一个区域来发展,促进了大湾区的交流。

新锐组铜奖作品《RFID智能药盒》

5月3日至5日期间,场内展出多件得奖作品,题材涵盖科技发明、创意媒体、设计艺术及科幻等。其中,多件作品将创新科技融入传统艺术,或应用崭新AI技术,展现青少年创意实力。

大会同时举办五大主题工作坊——小巴牌锁匙扣工作坊、瓷画体验工作坊、霓虹灯冷光线艺术工作坊、非遗剪纸工作坊以及传统面谱设计工作坊,让公众亲身体验创作乐趣,深入了解传统与现代艺术的融合。

[编辑: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