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黄锦添分粥。
▲“爱心粥”的常客。
人常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可在宝安的新安街道却能吃到免费的早餐。早上,天刚擦亮,人们就络绎不绝地走进位于建安一路风尚时代小区楼下的“李三好火锅”店,等待他们的是热腾腾的绿豆粥、馒头和小菜组成的免费早餐,看着吃完饭开心离开的人们,老板黄锦添欣慰地笑了。
自2017年7月1日开业以来,面向环卫工人、60岁以上老人和困难人士,“李三好火锅”每天派发100份免费早餐。一份免费早餐包括两个馒头、一碟配菜(萝卜干、拍黄瓜)、任吃的南瓜粥。提供一天的免费早餐就需要500元的成本,一个月的成本大概是1万5千元左右。近一年的时间里,除了春节7天火锅店没营业,火锅店老板黄创就和黄锦添坚持每天提供100份免费早餐给有需要的人。
三人好不如百人好 挣钱乐助人更乐
天还没亮,“李三好火锅”店里,老板黄锦添已经带着店里的员工开始煮粥、凉拌小菜、蒸馒头。6点一到,一碗碗热腾腾的绿豆粥被盛好,静待清晨的人们前来。转眼间,偌大的店堂里,坐满了前来吃粥的人,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身穿工作服的清洁工,也有远道路过的行人。大家吃完就纷纷离开,不到7点,店里的人们就已走得干干净净。
黄锦添、黄创就是“李三好火锅”店的主要创办人,他们均是新安上合原居民,上世纪80年代初移居香港。如今,回乡照顾家中老人,并在家乡开启创业历程。
“当初我们还有一位合作者,他姓李,就为店取名李三好,做生意不喜欢用‘黄’来做店名,哈哈哈!”李三好店名来的就是这么简单,黄锦添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人。对于每天派发100碗免费“爱心粥”的做法,黄锦添、黄创就用最朴实、最简单的语言回答,“看到早上那么多清洁工和一些老人家就想为他们做点什么,我们开饭馆的也只能做这些了。”自去年7月份开张后,“李三好火锅”店就趁着业余时间煮“爱心粥”派送,免费行动一直在进行中,除了春节放假7天外,无一天例外,风雨无阻。
看似两个馒头、一碟配菜(萝卜干、拍黄瓜)、任吃的南瓜、绿豆粥没几个钱,但每天100份下来,一个月的成本大概需要1.5万元左右。“一年下来,仅免费早餐大约开支要十几万元。”黄锦添说,现在周边的居民一传十,十传百,每天派发的爱心粥已经超过100碗,煮的粥也比半年前多了。
比起派粥的副业,作为主业的火锅生意,到了夏天却并不太好。每个月持续亏损让那位李姓伙伴承受不住,最终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如今,这家火锅店只有两位初创人经营。尽管如此,两位黄老板依然表示,三人好不如百人好,现在日子过好了,为社会奉献爱心是应该的,开火锅店不为能赚多少钱,只要够成本开支就好。
左手接热粥 右手传善意
前两天清晨,笔者闻名冒雨前往,在“李三好火锅”店门前,清洁工的“橙马甲”挂在一旁的电单车上,门的另侧有一位两鬓角斑白的大叔正在帮人看牙。原来,这位不具名的大叔也是“爱心粥”的受施者,他退休前是个牙医,后来随子女来深圳安度晚年,听说这里有免费早餐吃,就时常会来这里吃上一顿。这几个月,他吃完免费早餐就在门旁边摆开摊子,免费帮前来的清洁工人、老弱残疾和为“爱心粥”服务的义工们看牙,用他的话说:取于社会还于社会。
在店里吃饭的人群里,有一张台全是清一色的蓝色工作服,特别显眼。“我们每天都会来这里吃早餐,差不多有一年时间了,这里的老板太好了,希望他能一直开下去。”这几个大叔、大婶是周边物业的清洁工人,他们每天早上5点钟就上岗工作,忙完就到了6-7点,又饿又累,有一碗热腾腾的早餐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而这种开心快乐的事情在这里发生了。吴姓清洁工说,这里的老板和员工很好,大家来这里吃粥,没有感到半点不自在,就像在自己家一样。
白发苍苍的孙阿姨住在38区,每天上午都要过来建安路附近做理疗,前几天听人说这里有免费早餐,还可以认识不少朋友,就慕名而来。年长的陈阿姨每天也都会来,不光吃早餐,更多的是与老朋友们见面聊天,看看能互相帮点什么忙。
黄锦添也很乐于与大家交流,他说,爱心早餐派送至今,有不少爱心人士捐助,有人捐馒头、有人捐蔬菜,爱心在这里得到释放。“爱心早餐”为大家提供的不仅是份爱心,在这个外来人群聚集的城市,清洁工与老人们需要的是更多的友谊和关心。两位黄老板希望能将爱心早餐一直做下去,尽量为这个城市有需要的人送上爱与温暖。
宝安日报通讯员 王小青 黄泽锋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