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深圳新闻网首页 > 经营中心频道 > 美食 > 秀色可餐 > 

三伏天心胸烦热 这3杯饮品堪称"天然空调"

2018-07-16 10:11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养生篇】

夏季心气旺盛出汗多,伤气阴,养心三法战最热三伏天

清火。夏季“灭火”要分人群、分类型。心思过重的女性在夏季多有心火和肝火:心火导致的心烦失眠、口舌生疮、舌红等症状,可用竹叶5克泡水代茶饮,平时吃些苦瓜、草莓等降心火的食物,经常按摩少府(握拳后小指按着的手掌处)、少冲(小指内侧,距指甲角0.1寸)穴位;肝火导致的爱发脾气、头痛、头晕、口苦等症状,可以用菊花5克泡水喝,降火明目,配合按摩太冲(足大趾和二趾间缝隙向上的凹陷处)、行间(足大趾和二趾连接处)。

养阴。春夏之时,自然界阳气升发,养生宜顺时而养,养护体内阳气,谓之“春夏养阳”。但夏季不能一味养阳,因为临床上单纯的“阳虚”或“阴虚”很少,多见阴阳两虚偏于阴虚或偏于阳虚,故而应“养阴扶阳”。

补气。夏季闷热潮湿,动不动就大汗淋漓。“卫气属阳,行于脉外”,意思是说人体的卫气如同卫士守护着我们的体表,卫气虚就会导致“卫表失固”,门户大开,体内的津液易于外泄,人体表现为异常多汗。中医认为“气随汗脱”,汗出得越多,卫气流失就越多,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夏季养生要注重补气。 【详细】

要想三伏天不生病,必须主动出汗

天热出汗是浅表层出汗

伏天天气热,总是让人大汗淋漓的,不过,这可是被动出汗哦。

何为被动出汗?

研究表明,当环境气温达到33℃时,人在安静的状态下就会出汗,这时的出汗为被动出汗,属于是“浅表层排汗”。

运动出汗是深层出汗

运动时的出汗,是主动出汗。

当新陈代谢的产热量,高于向环境的散热量时,人体开始排汗。其过程是这样的——

人体在运动过程中,产热量大增,血液循环加快,带走大量热量。而此时,通过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皮肤的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大,带走体内大量热量的血液流经体表时,其中的部分水分变成汗液排出。汗的排出,能带走人体的一部分热量,也能在其蒸发时给人体降温,从而保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因此说,运动出汗,是“深层出汗”。

在运动过程产生的“深层出汗”,对机体有什么好处?

深层出汗可排除体内寒邪

主动出汗,有利减病增寿,为何这样说?

在《灵枢·天年》文章中,黄帝问大医歧伯“有人不能寿终而死的原因”。歧伯回答:“薄脉少血,其肉不实,数中风寒……故中寿而尽也。”其中“数中风寒”便是早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要健康,要长寿,就要善于“避寒”与“驱寒”。

人经过秋天的凉,冬天的寒,春天的湿,身体的阳气被压抑已久,并累积了许多寒湿之气。在三伏天时,人的身体毛孔大开,最易出汗,是排除体内寒湿之邪的大好时机。但是,如果用空调,就错过了这大好时机。

而做有氧运动主动出汗。“主动出汗”是深层出汗,可带走郁积体内的寒湿之邪。

【饮食篇】

三伏天,这3杯饮品堪称“天然空调”

夏季养生一定要注重清热降火。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味适合夏季清热解毒的饮品,做法简单,盛夏饮之清热润肺,味道清香宜人。

三鲜饮

取新鲜竹叶、荷叶、薄荷各30克,加水煎煮10分钟后取汁,加入适量蜂蜜代茶饮即可。薄荷叶中含有薄荷油,用水冲泡后,是天然的降温饮品,能够提神醒脑、清心明目;新鲜竹叶是一味清热的中药,生津利尿;荷叶主治暑热烦渴,二者都是解暑佳品。这道饮品所需的都是新鲜叶子,故名三鲜饮。

做法上,别煮太久,一天喝一小杯,可解暑降火,还能除烦止渴。此外,夏天吃荤腥食物时,将食材用荷叶包裹,不但营养不会流失,荷叶中的生物碱还能调和油腻感。

三仙饮

取金银花10克,土茯苓20克,生蚕豆30克,加水煎煮,一般以蚕豆煮烂为度,饮汁食豆。土茯苓能够清热解毒以除湿;金银花清热解毒以消肿;蚕豆利湿排毒。

这道饮品尤其适用于伏天好生痱子、疮疖者。但购买金银花时一定到正规药店,切勿买到山寨版的山银花,以免因一字之差,降火变上火。蚕豆用热水泡发以后更易煮烂。

三花饮

顾名思义就是三种花朵做茶饮。野菊花、荷花各10克,茉莉花3克,洗净后以沸水冲泡,加盖稍冷后当茶饮。野菊花能疏风清热、解毒明目;荷花消渴止烦;茉莉花清热解表、利湿开郁。

以这三种花的花朵代茶饮,有消暑解热、芳香开窍,去心胸烦热的作用。需注意,野菊以色黄无梗、完整、气香、花未全开者为佳。 【详细】

三伏吃羊肉营养健康

伏季吃羊好处多

排汗排毒。在伏天吃羊肉对身体是以热制热,排汗排毒,将冬春之毒、湿气驱除。

暖胃生津。夏天,冷饮、空调很容易给肠胃带来健康问题。冷饮容易刺激胃肠,造成消化道功能紊乱,而空调则可能会带来全身肌肉关节疼痛,甚至得上“空调脖,夏天吃羊肉有暖胃生津的功效。

温阳散寒。《黄帝内经》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体质虚寒的人夏季宜多吃温阳的食物。羊肉味甘、性温,夏天适量吃羊肉,可温热身体,祛除寒气。

增强体质。羊肉有补中益气的功效,可助元阳、补精血、益劳损。夏天适量吃羊肉对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及抗病能力十分有益。

烹饪食用有讲究

注意烹饪方式。夏季吃羊肉,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降火”,也就是应该采用清淡的烹饪方式。建议尽量采用清炖的手法,避免烧烤等方式。同时在烹饪时少放食盐、葱姜,更应避免辛辣燥热的作料。以清炖的方式烹饪的羊肉清爽不油腻,味美而鲜,可以在补充人体元气的同时避免上火。

注意食物搭配。在《本草纲目》中有“羊肉同醋食伤人心”的说法。在烹饪时有人喜欢加入食醋去除膻味,但是醋性甘温,与羊肉同煮容易生火动血,所以对于心脏功能不良及血液病患者不宜加醋同食。此外,羊肉不可与竹笋同食,破坏维生素A,且易中毒;不宜与栗子、半夏同食,影响吸收,不易消化;吃羊肉时不可喝茶水,易便秘。

【注意事项】

三伏天也要警惕寒气缠身

在闷热的三伏天,空调、冷饮自然最受欢迎。不过,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贪图凉爽的同时,寒气也在悄悄侵入你的身体。

一份寒气一份毒

“寒气”,指的是人体受寒时所产生的东西。中医认为:寒气具有阴冷、凝结、阻滞的特性,是万病之源。

一份寒气一份毒,身体里寒气重的人一般有这样一些表现:怕冷,四肢、关节等部位常冰凉甚至肿胀;腹部、腰部、颈部冷痛酸胀;受凉或用过冷食后易腹泻;爱上火,口舌生疮、目赤、咽喉肿痛;倦怠无力,精神不振、眩晕等等。

寒气给人体带来的常见疾病包括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风湿免疫系统、肌肉骨骼系统等许多疾病。寒气会引起气血凝滞,导致肩背痛、胃痛、腰腿痛等各种疼痛症状发生;寒气还能造成人体水液运行障碍,使人咳嗽痰多、腹泻、水肿、风湿;寒气和湿邪结合能形成寒湿,关节又肿又痛,患风湿和类风湿性疾病的人对此体会最深;寒气和湿热结合,使人虚火上升。中医认为阴阳互相依存,一处寒则一处热,寒气容易束缚体表产生郁热。如果你经常上火而又觉得身体内有寒气的话,那可能是虚火。此时别急于吃降火的食物或药物,要调理好身体达到阴阳平衡,否则可能身体会越来越虚,火气越来越大。

 

[责任编辑:常军平]

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