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12月24日讯 12月22日,晶报记者从中山大学第七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暨2018年度中山大学国际青年学者深圳论坛主题大会上获悉,备受瞩目的中山大学·深圳校区首批46万平方米将于2020年6月交付使用。目前,该校区现有学生已达4204人,设立主要学院10个。
当日,中山大学校长罗俊以《聚才筑梦共创一流》为主题,阐述了中山大学事业发展状况,并重点介绍了深圳校区的校区定位、学科布局、人才培养、科研平台和校区建设等情况。深圳市副市长王立新出席活动。
罗俊指出,中山大学现已拥有三校区五校园和十家附属医院。作为深圳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将以医科和新型工科为主要学科,力争经过十年左右建设成具有中国特色、传承中山大学办学传统的世界一流的大学校区。
据介绍,中山大学·深圳校区规划建设20个院系,目前已设包括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深圳)、药学院(深圳)、材料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智能工程学院、航空航天学院、农学院、生态学院等10个学院,同时正拟建文学院、理学院、先进制造学院等其它学院。根据规划,校区建成后在校生总数将达到2万人,其中本科、研究生各1万人,常驻教师不低于3000人。罗俊透露,中山大学·深圳总建筑面积约230万平方米,首批46万平方米将于2020年6月交付使用,2021年学生将全部迁址深圳校区。
记者了解到,广东省首个自主提出、自主建设的“天琴计划”地面模拟装置可研报告日前通过论证将落地深圳,成为助力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科研的科学装置。同时,中山大学·深圳校区还将计划建设2至3个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一个空间技术研究院。(记者 徐峰 通讯员 中大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