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用有温度的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光明中学14年坚持传统家访,并结合新技术做好家校共育
光明中学罗灼(右一)、雷天红(右二)老师到学生家中家访。
宝安日报2019年1月15日讯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家校沟通手段、形式多样化,传统家校沟通手段——家访,正在被一些学校摈弃。
然而,光明区光明中学14年来,每年坚持安排一个月时间,集中开展家访活动。老师们走进学生家里,与家长、学生面对面坦诚交流,解答家庭教育方面的疑惑。这种有温度的家校沟通方式,让光明中学尝到了“甜头”,家长愈发成为学校教育的好帮手。与此同时,光明中学不断应用新技术,形成了富有层次、立体化的家校沟通新局面。全力做好家校共育,随之而来的是中、高考成绩和社会美誉度的飙升。
坚持面对面沟通
了解学生成长背景解决德育难题
据介绍,开展家访活动,是光明中学践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德育理念的重要抓手。校方告诉记者,俗话说“见面三分亲”,见面后传递出的信息和情感,远远超过仅用科技手段交流沟通传递出的信息和情感。通过家访,老师们面对面跟家长、学生交流,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成长背景。而学生德育方面的难题,往往跟他的成长背景相关联。掌握了相关情况,家校双方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光明中学14年来依然坚持开展家访活动。去年11月,光明中学教师全员出动,走进各个社区,到学生家里进行家访。期间,他们一共走访了588个家庭。他们对家长提出的家庭教育问题现场作答,有针对性地指导家长走出家庭教育误区,并把家长们提出的意见建议带回学校,由校方归纳后一起想方设法解决。
比如说,一些家长担心孩子挪用伙食费,希望通过转账的方式,由家长直接将伙食费充值进孩子饭卡。目前,光明中学正在积极与有关方面沟通,争取进一步拓展饭卡功能。
应用新技术手段
逐步形成立体家校沟通新局面
除了坚持传统家访外,光明中学还开通了“家长学堂”APP,定期更新APP平台上内容,提供家庭教育方面的服务。每一位新生家长都要在这款APP上答题,了解基本的育人观念。同时,光明中学针对初中物理、数学学科,率先引进“微博士”作业平台。孩子做完作业以后,家长只要扫一扫就能把作业传到平台,平台会有人在线批改,第二天一早家长即可在平台上了解孩子作业完成情况。
通过传统家访与新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光明中学已经逐步形成了立体化的家校沟通新局面。家长们从中切身感受到校方的态度和温度,双方沟通更加紧密。如今,家长们更加热衷参与到学校育人工作中,每次学校开展大型活动,家长们都踊跃参加,成了校方的好帮手。以该校九年级的延时课为例,家长们义务到班级里看班,缓解老师工作压力,让老师能充分利用时间辅导孩子。
记者了解到,光明中学正在实施“家庭教育进社区”项目,组建了一支家庭教育讲师团。讲师团精心准备了十几堂家庭教育讲座,他们将以社区为单位开展活动,向社区居民、学生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方面的服务。“我们结合寒假特点,在活动中会提醒居民、家长应该如何陪伴孩子以及要注意哪些安全方面的问题。”校方说。(记者 龙冠斌 通讯员 潘宝娇/文 记者 卢正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