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6月7日讯(记者 刘梦婷 韩翔)6月6日晚,广东省第四届职业技能大赛闭幕式在广州举行。本次大赛共设置101个比赛项目,分别在广州、深圳、佛山等6个地市分散举行。其中,深圳共派出104名选手参加73个赛项获得19金8银5铜22优胜名列奖牌榜第二名。
作为全省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技能盛会,广东省第四届职业技能大赛共吸引1391名技能精英参赛,设置世界技能大赛选拔项目61个,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精选项目40个。
大赛同时邀请吉林、江苏、浙江等11个兄弟省市及香港、澳门地区的专家,选手来粤观摩参赛,切磋技艺、交流互鉴,共同提高技能水平。
除职业技工院校作为主力参赛外,本次大赛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其中深圳代表队企业职工占比达43%,覆盖制造业、科技、互联网、能源、交通、零售等多个行业领域,充分彰显深圳雄厚的产业基础和蓬勃的人才活力。
来自深圳鹏城技师学院的学生黄科腕此次一举拿下了车身修理方向的金牌。“此次比赛,我遇到了很多高手,他们的技术都很棒。在大家身上也感受到了职业技能大赛中的成熟以及独特的魅力。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技术标准、技术能力也得到了更好地提升。我最大的收获是我认识到细节决定成败,0.1毫米的误差就有可能‘失之千里’,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将一直指引我的职业发展。”
来自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区块链技术项目的教师黄睿及深圳技师学院云计算项目的教师罗鸿在采访中分享了他们在职业教育方面的思考。
“在职业教育领域,技能是非常重要的,作为老师应始终将匠心精神贯穿于日常教学之中,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精湛技艺和创新能力。同时,老师自身也要多积累技术并融课程体系,从而达到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黄睿表示。
罗鸿则认为,云计算和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紧密对接,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作为教师的他希望更好地打磨自己的专业技能来为云计算这一领域的职业教育添砖加瓦。
近年来,深圳市紧密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和“20+8”产业集群需求,以技能竞赛为重要抓手,组织院校、企业、行业协会优势互补,依托信息通信、创意设计等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资源,提升了选手的技术技能水平和实战能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优势与竞赛成绩实现“同频共振”。
同时,不断健全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持续加大高技能人才供给全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在优化技能人才培育机制方面,构建新职业、新技术高技能人才培育体系,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加大技能培训载体建设,建立企业新型学徒“双元育人”模式。
在推进技能人才培养主阵地建设方面,将校企合作上升为技工教育基本办学制度,成立深圳技工教育集团、鹏城技工教育集团,全面推行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与华为、亚马逊等世界500强企业合作办学,大力开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技术等专业,面向社会开展技能培训超20万人。
在畅通技能劳动者成长成才通道方面,推动制造业等龙头企业自主评审选拔一批技能高超、业绩突出的高技能领军人才,由企业按规定颁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并聘任为企业特级技师、首席技师;完成中广核、燃气集团、欣旺达、万乐药业、北控智慧、裕同科技6家企业特级技师、首席技师备案工作,今年完成特级技师评聘23人;推动国际职业资格互认和标准对接,与澳门劳工事务局探索深澳技能人才“一试多证”评价落地实施。
市人力资源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深圳将继续全力备战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力争取得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入场券,并以此为契机,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完善技能人才评价机制,拓宽职业发展通道,营造“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良好社会氛围,为深圳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