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6月25日讯(记者 刘梦婷 实习生 罗雅茜)在广东省第四届职业技能大赛集成电路工程技术项目中,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教师黄勤劲、陈晓丹凭借精湛的专业技能与默契的团队协作,在众多比赛选手中脱颖而出,摘得该项目金牌。
芯片虽小,却是国之重器。芯片对于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高考报志愿填报栏写下“微电子学专业”的那一刻,黄勤劲便和“芯片”深度结缘,从本科、硕士到博士一路坚持钻研深造。自2018年任教以来,他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专业能力,承担了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版图设计嵌入式程序设计等多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培养了大批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人才,指导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5项、省级奖项6项,获得多个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陈晓丹同样在集成电路领域有着深厚积累。大学期间的一次企业项目经历,让她对该领域产生浓厚兴趣,并自此投身其中。在专业学习与工作实践中,她不断探索钻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此次比赛中,她与黄勤劲组成的“黄金搭档”,在备赛和比赛期中都展现出了超强的战斗力。
在备赛期间,黄勤劲几乎将所有业余时间投入技术攻坚——系统梳理模拟电路拓扑结构,深入钻研Verilog语言在数字系统中的应用,带着测试难题向企业工程师取经。让他更难忘的是与团队共同攻克测试设备异常,当难题得到解决,“那一刻,我们兴奋地欢呼起来。”这种沉浸式备赛让他对集成电路设计的技术掌握得更加牢固,更成为教学创新的宝贵素材。
陈晓丹则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通过查阅海量资料完善知识体系,不断模拟演练优化操作流程。两人还定期开展头脑风暴,共同攻克技术难题。
谈及获奖感受,黄勤劲难掩激动:“这份荣誉不仅是对我个人专业能力的认可,更是对我校集成电路专业教学团队以及学校大力支持的肯定。感谢学校、学院和专业搭建的平台,也感谢整个团队的共同努力。”陈晓丹也表示,此次获奖是个人努力与团队协作的成果,将激励自己在专业领域不断前行。
参加此次大赛对他们而言意义重大。黄勤劲认为,大赛为他提供了与全省优秀选手同台竞技的机会,拓宽了专业视野,促使他反思和改进学习方法与专业技能,极大提升了在高压环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让他更加明确在今后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陈晓丹也认为,大赛是交流与展示的平台,积累的跨领域协作经验将有力助力她在教学与科研中更好地指导学生。
对于两位教师而言,竞赛的意义远超奖牌本身。比赛高压环境锤炼出的实战能力,正是课堂最应传递的养分。
集成电路行业核心竞争力在于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黄勤劲期待自己成为优秀工程师并培育更多专业人才。教学上,推动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教学创新,探索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科研上,聚焦医疗芯片、逆变器芯片设计等前沿技术;产业转化方面,以产学研协同创新加速技术成果落地,助力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陈晓丹则打算将大赛经验融入教学,持续关注行业发展,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两位老师还分享了宝贵经验。黄勤劲提到,多年的教学积累、学校提供的良好平台资源以及团队的紧密合作支持是取得成功的关键。陈晓丹则建议备赛要制定科学计划,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比赛时保持冷静,灵活应对突发情况;日常学习中多与同行交流,保持开放心态吸收新知识。
此次黄勤劲、陈晓丹两位教师在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中斩获金牌,不仅为个人和学校赢得了荣誉,更为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在集成电路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发展注入了新动力。谈及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未来发展,两位老师充满信心:“随着人工智能、5G通信、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集成电路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新机遇。我们非常愿意为突破技术瓶颈、推动产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相信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众多科研人员的努力下,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