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6月30日讯(记者 林秋颖 通讯员 余丽梅)近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助理院长、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张伯瑜带学术团队赴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同心岗湾”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实践创新基地——客家山歌讲习所,开展客家山歌文化深度调研活动。本次调研以“以歌结缘、以文化人”为主线,联动企业、文艺、学术等多领域代表共探非遗传承新路径,生动彰显统战工作以文化凝聚共识的独特价值。
参与本次调研活动的全体成员。
龙岗皆歌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巫云瑞及其弟子、客家山歌讲习所负责人兼龙岗街道新联会副会长巫妃梅,联合龙岗区音协朱景东、曾文静,龙岗街道公共服务办袁照熙、黄伟,新联会会员刘小平、方喜芬,新阶层人士钟国强,以及五联山歌队队员等共同参与。调研中,张伯瑜教授重点访谈了巫云瑞师徒,系统梳理龙岗皆歌的代际传承谱系与当代创新实践。巫妃梅介绍,讲习所通过山歌艺术搭建跨群体对话平台,吸引企业家、文艺工作者、港澳台同胞及基层群众在此共情共鸣,成为新时代统战工作的重要文化载体。
示范交流打客家竹板的要领。
现场调研环节,五联山歌队在巫妃梅带领下演绎多支传统经典曲目,企业家代表刘小平更跨界参与即兴互动,凸显非遗与当代生活的有机融合。“山歌不仅是文化记忆,更是打破行业壁垒的‘情感纽带’。”刘小平表示,“新联会通过山歌活动促进跨界交流,为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开辟了新空间。”
座谈交流。
张教授和参与此次调研的大学生们。
张伯瑜教授高度评价龙岗街道新联会的文化实践创新模式。他指出,该会以山歌为媒介,将非遗传承、社会治理与统战工作深度融合,通过“以歌聚才、以情聚力”形成多元主体协同效应,为传统文化当代转化提供了示范性案例。调研组还就山歌艺术在社区治理、文化认同构建中的延伸价值展开研讨,为非遗活态传承注入学术智慧。
据悉,此次调研为校地合作奠定基础。未来,讲习所将依托新联会平台优势,策划推出“山歌文化沙龙”“非遗跨界创演”等系列品牌活动,推动客家文化从“技艺传承”向“价值共享”升级,为统战工作创新与文化高质量发展注入可持续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