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7月3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程)日前,深圳市建筑工务署负责建设的梅州市梅县、平远深圳小镇安居工程获评为广东省推进“百千万工程”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集体之一。该项目是由深圳市援建的2024年梅州市“6·16”特大暴雨灾后重建安居工程,仅用142天便实现竣工交付,为受灾群众圆了“安居梦”,成为深圳以“百千万工程”提升县域综合实力、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跃上新台阶的生动注脚。
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
2024年6月16日的特大暴雨,让梅州市多县镇村房屋倒塌,生产生活秩序受到极大破坏。在受灾最严重的平远县泗水镇,“全倒户”“严损户”何处安家,成为抢险救灾的“最后一公里”。带着灾区百姓对新家的热切期盼,深圳市建筑工务署携参建单位快速启动了建设工作。
“安居项目是非常重要的应急工程、民生工程,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市建筑工务署项目主任刘峰表示,该署充分发挥政府工程集中管理体制机制、组织协调和专业能力优势,成立了建设工作专班,并抽调业务骨干派驻项目现场指挥部,建立常态化远程调度推进项目机制,高标准规划、高质量推动项目建设。
资料显示,平远深圳小镇地块建设用地面积4.7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75万平方米,包含18栋住宅楼及1栋3层综合服务中心,提供住房565套;梅县深圳小镇地块总建筑面积2.54万平方米,包括6栋住宅楼、1栋综合服务中心及1所幼儿园,提供安居住房142套。
7月下旬,项目正式进场开工,期间克服了前期搬拆、连续降水、高温酷暑等一系列困难因素,仅用45天就实现首栋封顶,60余天实现主体工程全面封顶。12月24日,安居工程提前26天顺利完成交付。
“在全体建设者的不懈努力下,项目从开工到竣工交付仅用了142天。梅县区、平远县共707户‘全倒户’于2025年春节前顺利入住新居,受到了属地政府部门、居民群众的高度认可和好评。”刘峰表示。
匠心为民建宜居好房
为使灾区群众拥有一个宜居、乐居的良好环境,梅县、平远深圳小镇安居工程项目团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力打造安居、宜居的好房子、好社区,积极助力受灾群众开启生活新篇章。
从设计来看,安居住房将客家建筑经典要素与现代建筑充分结合,外墙采用传统色调,楼型采用“品”字布局,不仅具有良好的采光、通风、防潮特点,并设计了方正的客餐厅、宽景阳台、宽阔厨房等,实现动静分区、自然采光,为居民打造出温馨舒适的居住体验。
在小区中心位置,塑造了象征深梅人民同心抗灾的同心广场,形成维系邻里、亲情的聚合空间,并配套建设了党群服务中心、长者食堂、健身场所等配套设施,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交流、团聚空间,让传统的聚落文化在新家扎根。
“以前的房子被洪水冲坏了,一家人整天愁眉苦脸。现在这么快就能住上这么宽敞明亮、配套齐全的新房,真是想都不敢想。”搬进新家的居民王芹香大娘满脸喜悦。“感谢深圳的帮助和支援!”
打造帮扶协作示范工程
从一纸蓝图到新年新家,梅县、平远灾区群众的安居梦已经变为现实。“深圳速度”赋能下的梅县、平远深圳小镇安居工程,以“住有所居、安居宜居”为初心,助力梅县、平远受灾群众开启生活新篇章。
在广东省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宏大背景下,梅县、平远深圳小镇安居工程也生动诠释出“百千万工程”的深刻内涵与强大效能,成为“百千万工程”在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的一次成功实践。
该项目不单为安置群众打造出了安全舒适的住房,也通过先进的建设理念,有效提升了当地城镇建设水平与公共服务能力,推动受灾地区从灾后重建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此外,项目建设还注重产业导入与基础设施配套协同推进,为安置群众的后续就业与生活保障奠定了基础。
当前,深圳正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下一步,梅县、平远深圳小镇将继续全力打造践行“百千万工程”、深圳帮扶协作示范工程,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人口集聚与城乡融合,成为梅州地区县域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为广东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贡献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