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7月3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林涛) 77岁的李奶奶(化名)患阿尔茨海默病5年,从无法辨认亲人到术后能清晰对话,这一惊人转变源自一项突破性的“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dcLVA)”。近日,深圳第二人民医院的医生团队用比发丝还细的0.2毫米缝合线,在显微镜下为她重建了脑部“排污高速通道”,术后仅11天就显现出显著效果。术后复查显示,李奶奶不仅能说出姓名,还能进行简单交流。家属激动表示:“她终于愿意开口了。”
据介绍,dcLVA手术的核心在于重建脑部淋巴引流系统。首次将dcLVA应用于AD治疗的发明者谢庆平教授解释:“手术切除堵塞的淋巴结,将淋巴管与静脉吻合,使淤积的淋巴液直接进入静脉循环。”这一过程可加速清除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恢复脑代谢平衡,从而缓解症状。
与传统药物相比,dcLVA从病因层面干预,尤其适合中重度AD患者。谢庆平指出,术后1~2年内,部分患者症状可缓解或停滞。目前,该手术仍需更多临床验证,但已为AD治疗提供了全新思路。
据悉,阿尔茨海默病被称为“记忆的橡皮擦”,全球患者超5000万,中国占1/5。专家呼吁,早期筛查是关键。若在轻度认知障碍阶段联合药物与手术干预,效果更显著。随着脑科学和超显微技术的发展,dcLVA或将成为AD治疗的重要选项,助力患者守住记忆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