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7月3日讯(记者 程熙 陈颖玑)从首创ALPD半导体激光光源技术,到用光影点亮故宫“上元之夜”,再到全球首款车规级激光投影问世……光峰科技始终坚持半导体激光光源技术的突破创新,助力激光与新兴产业融合。日前,在深圳坪山,“光峰创智谷”智能制造基地正式投入使用。
光峰科技负责人接受深圳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坪山为企业提供了绝佳的一个产业生态的环境,有利于企业进一步与上下游企业紧密合作,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一束“光”的突围
2007年,光峰科技成功研发了可商业化的基于蓝色激光的荧光激光显示技术,解决了当时激光显示成本过高的难题。如今,作为科创板首批上市公司之一,光峰科技是国内“硬科技”企业的代表,在影院光源市场、专业显示市场中占据国内行业首位。
持续创新,定义行业标准。近20年的深耕,光峰科技以原创半导体激光光源技术的底层技术架构专利为中心,构筑牢固、相互联系的知识产权专利系统。截至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全球累计专利申请及授权专利共2993项,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授权专利2287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189项。
据光峰科技披露,从技术领先性而言,公司原创的半导体激光光源技术已成为当前主流的激光技术路线,且作为底层关键架构技术,被同行业巨头如荷兰飞利浦、德国欧司朗、日本爱普生等公司先后引证。
如今,光峰科技不断拓展激光技术应用场景,紧抓AI、AR等技术浪潮带来的新机会,持续挖掘技术潜力,使其在更广泛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在车载光学领域,光峰科技推出了全国首款车规级的投影巨幕,运用于华为问界M9等热门车型,给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驾乘体验。目前,公司的车载光学产品涵盖车规级巨幕、车灯模组等产品。光峰科技推出的全球首款ALL-in-ONE激光全能大灯,还与全球汽车产业链头部公司法雷奥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下一代激光大灯的产业化落地。
AI的浪潮之下,光峰科技为美的集团发布的首代家庭服务机器人“小惟”提供 ALPD 模组,赋予机器人“视觉表达力”,实现了场景重构和人机交互的革新;此前,研发出的全球首个 PPI破万的AR光学模组,目前已向多家AR产业链上的头部上市公司企业提供模组样机,用于项目预研及产品预开发,为公司在AR领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面“光”的延伸
2025年,位于坪山区总投资20亿元的“光峰创智谷”智能制造基地正式投入使用。目前,新工厂各产线已开始满负荷生产,力求保质保量交付国内外客户订单。
作为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主力之一,坪山是全深圳唯一兼具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功能的行政区,也是少有的拥有新能源汽车完整产业链的区域。目前全区已经形成了以比亚迪储能、捷佳伟创、拉普拉斯、联赢激光等为龙头的产业链重点企业,实现了电池材料、电芯模组、控制系统、系统集成、生产装备、充换电、检测认证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
2024年,坪山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三年行动计划收官,释放碧岭北、高新南、沙田北等平方公里级别优质产业空间。坪深国际数字物流港、生命与健康产业园等工业上楼项目拔地而起,实现“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
作为公司的研发总部与光器件与光模组先进制造基地,“光峰创智谷”智能制造基地的落成,标志着光峰科技在研发的纵深和先进工艺制造紧密结合,实现了科研与制造的闭环。
谈及园区选址,光峰科技负责人表示,“坪山新能源汽车产业与企业布局的车载光学业务有良好的协同效应。园区所在的沙田北片区,作为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的一个核心区域,为我们产业发展提供了绝佳的一个产业生态的环境。”
面向未来,光峰科技将继续锚定“核心技术+核心器件+应用场景”发展战略,持续推动半导体激光光源技术的突破创新、加快应用场景的开拓和推进激光技术深度产业化。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