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7月4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郑燕妹 通讯员 吕静静 邹菁生) 从“等诉求上门”到“找诉求到人”,从“线上流转有时差”到“线下解决在身边”,今年以来,龙岗区平湖街道创新推出设立在居民家门口的“民生诉求前哨站”,快速解决群众身边事,实现民生诉求“未诉先办”,成功探索出一条基层治理精细化、主动化的新路径。
随着“有事就打12345市长热线”渐成共识,平湖街道2024年全年共接报民生诉求2.26万件,且呈逐年增长趋势,通过线上诉求渠道解决了大量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也得到市民的好评与感谢。但对于政策解读、邻里小纠纷等能够快速解决的群众身边小事,在上报、分拨、处置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基层治理的预见性与主动性亟待提高。为破解这一难题,推动治理重心下移、服务前倾,平湖街道从2024年底开始筹划在各个社区依托现有的社区调解室、小区活动室、物业管理处等资源科学布点设立实体化“前哨站”,搭建居民随时可触达的“民情窗口”。
“前哨站”在今年4月份搭乘“村BA”活动首次亮相,实现民意收集与民生服务零距离。在平湖街道首届“村BA”的活动现场,前哨站接报25件民生诉求,工作人员现场解答政策法规咨询,2件需转办诉求也在两日内迅速办结,活动全过程服务触达市民超700人次,赢得良好反响。
同时,平湖街道城运分中心联合社区负责人实地走访考察,科学选点,最终在山厦社区、辅城坳社区、力昌社区建成首批“前哨站”试点。
已设立的“前哨站”整合了社区网格员、楼门长、老党员、志愿者、专业社工等多方力量,组建“前哨员”队伍。实行“固定+轮值”相结合的工作机制,确保站点“天天有人值守、时时有人响应”,与此同时,“前哨站”服务时间及地点可根据工作安排和居民具体实际,实行预约服务、走访服务或上门服务。
据悉,自今年第二季度试点运行以来,“前哨站”成效立竿见影。试点的3个社区本季度先行线下处置民生诉求事项892宗,其中政策宣讲疏导类占635宗;5月份、6月份民生诉求接报环比依次下降2.78%、8.87%,有效发挥了民生诉求分流吸附作用,引导民生诉求事项未诉先办、诉前解决。
据了解,平湖街道拟将“诉求前哨站”这一成功模式辐射至辖区内所有社区,以社区为基本单元,致力于构建一张覆盖全域、高效联动的民情收集与响应网络,持续推动居民诉求的高质高效办结,让“家门口”的服务站成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坚实支点,为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贡献更多“平湖智慧”和“平湖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