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7月21日讯(记者 刘惠敏)7月21日,深圳量子计算公司量旋科技宣布已于近日完成数亿元B系列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建信股权、梁溪科技城发展基金等政府性基金,以及星空投资、华强资本、九颂基金等多家机构。
量旋科技创始人兼CEO项金根表示,政府基金与产业资本等多元化机构的加入为公司产业化拓展提供重要支持。目前,公司产品及服务已覆盖全球五大洲40余个国家和地区超200所高校、企业与科研机构。未来,量旋科技将继续聚焦技术迭代与商业场景拓展,同时加速业务全球化布局,推动更多生态领域的合作与落地。
多元资本加持 实现政策资源与产业生态的双重赋能
此次投资方之一建信股权管理指出,量旋科技在超导量子芯片领域实现全流程自主研发,且产品已进入国际市场,展现了中国科技企业在全球竞争中的技术自主可控能力。作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建设银行共同发起设立的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该机构积极布局集成电路和高端装备等“卡脖子”领域和以量子技术和具身智能为代表的前沿科技。另一只政府基金梁溪科技城发展基金是无锡梁溪科技城首支自管基金,同样重点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与地方产业升级,在量旋科技此前的B系列轮融资中已有参投。
北航投资旗下星空投资管理合伙人王剑飞认为,此次投资量旋科技,是星空投资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布局。王剑飞表示,量子计算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领域,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驱动力之一。量旋科技在超导量子芯片、量子计算机和量子算法领域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展现了扎实的工程化能力和产业化潜力。
华强资本高级投资总监潘学诗认为,量旋科技在中国量子计算领域构建起从硬件、软件到解决方案一体化的全栈能力,是硬科技产业化的典型案例,其全产业链自主研发能力将为中国量子科技竞争构建核心优势。
新晋投资方九颂基金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其相关负责人表示,“量旋科技在量子计算领域展现出的创新技术实力、市场竞争力与成长潜力值得期待。其致力量子计算产业化的愿景,与九颂基金通过投资推动高科技企业实现产业化应用的理念高度契合。”
技术突破与全球化扩张 量旋科技三大业务矩阵立体式推进
多家投资机构的相继入局,不仅是资本市场对单一企业商业化能力的高度认可,更体现了中国量子计算产业在政策、资本与市场力量的驱动下,正加速从技术研发向产业化场景落地迈进。作为国内少数具备超导量子芯片自主设计、制造、测试全流程能力的企业,量旋科技以技术研发和商业落地双轮驱动为核心,构建起教育级和产业级产品与服务、软件与云平台协同发展的业务体系,各板块均呈现显著增长态势。
在超导技术路线上,量旋科技接连实现关键突破。2023年发布纯自研、可标准化量产的超导芯片“少微”,产品推出当年即实现首枚中国超导芯片出口中东,并于次年完成中国首台超导量子计算机整机海外交付。
量旋科技产业级超导量子计算机系列产品。
在教育市场上,2020年,量旋科技发布全球首款桌面型核磁量子计算机“量旋双子座”,并陆续推出“量旋双子座Mini”“量旋双子座Lab”“量旋三角座Ⅱ”等系列产品,形成从教学设备到基础科研仪器的完整布局,从中小学科普实验到高校科研教学的全阶段需求的覆盖。目前,量旋科技已为全球超200所高校和中学提供量子教育产品及服务。
量旋科技教育级核磁量子计算机系列产品。
此外,量旋科技持续升级软件与云平台服务,设计、研发并开源了量子计算编程框架SpinQit,支持Python等多种开发语言,集成量子线路编译优化和跨平台运行能力,内置丰富的量子算法接口可直接调用,降低量子计算使用门槛,推动更多量子软件诞生。依托体系化产品和服务,公司已与华大基因、华夏银行、元戎启行等企业达成合作,为复杂计算场景探索更高效的量子计算解决方案。据悉,今年上半年,量旋科技已完成新式分布式量子优化算法开发,显著提升复杂问题求解效率,在药物反应模拟的量子算法上取得业界领先的高精度突破。
量旋科技量子芯片实验室。
在人工智能时代,数据量快速增长,传统计算模式逐渐接近物理性能极限,算力不足成为行业发展的突出问题。量子计算作为新的技术方向,能显著提升计算能力,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快速发展,成为解决算力瓶颈的重要探索方向。
量旋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公司将重点聚焦三方面工作:在技术上,持续推进超导量子计算机、桌面型量子计算硬件及量子计算云平台等软件的升级,提升算力水平;在应用场景上,深入金融、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行业,推动量子计算技术与实际需求的结合;在全球化布局上,系统拓展国际市场,促进技术交流与合作。
(本文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