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起,这些个人消费贷款可享政府贴息 附操作办法
2025-08-13 14:31
来源: 深圳新闻网
人工智能朗读:

9月1日起,这些个人消费贷款可享政府贴息 附操作办法

深圳新闻网2025年8月13日讯(记者 汤莎)近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央及省级财政将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实施贴息。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8月13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直接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是中央财政首次对个人消费贷款进行贴息。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要点

根据方案,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的执行期限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在此期间,居民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且贷款经办机构可通过贷款发放账户等识别借款人相关消费交易信息的部分,均可按规定享受相应贴息政策。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消费额度为上限进行贴息。

1755059619635.jpg

个人消费贷款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按符合条件的实际用于消费的个人消费贷款本金计算),且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10%。贷款合同利率需要符合相应利率自律约定。

政策执行期内,每名借款人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可享受的全部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对应符合条件的累计消费金额30万元),其中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可享受单笔5万元以下的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1000元(对应符合条件的累计消费金额10万元)。

方案公布的23家贷款经办机构,包括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5家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

对于消费贷贴息对银行、消费者分别有何影响,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贴息政策是一项创新举措,此举将从需求和供给两端发力,并强化与金融政策协同,进一步助力提振消费、扩大内需。

个人如何操作办理?

财政部进行了详细解说。借款人在申请个人消费贷款签订相关贷款合同的同时,只需要增加一个操作,就是要授予贷款经办机构相关权限,允许其识别贷款发放账户或者指定账户的交易信息。对于已经签订的贷款,贷款经办机构可通过签订补充协议等方式来取得借款人的相关授权。贷款经办机构将根据大家实际消费的情况,按照政策规定的贴息比例、贴息上限等要求来计算财政贴息金额,在定期收取贷款利息的时候,直接扣减由财政承担的贴息资金,借款人可通过短信、手机APP等方式知晓享受财政贴息的具体情况,不需要其他额外操作。

举个例子:如果一名消费者使用个人消费贷款,在政策执行期内花了20万元用于装修、购置家具家电等消费品,假设该笔消费贷款年利率为3%,在没有贴息的情况下,他全年需要支付贷款利息是6000元,享受个人消费贷款一个百分点的贴息以后,最高可减少利息支出2000元,这样就可以获得1/3的利息补贴。这是第一项政策的操作。

财政部金融司司长于红强调,居民享受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的条件,核心是要有真实的消费行为,违规套利将无法获得政策贴息。

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有贷款经办机构发布实施公告。中国银行公告显示,将通过官方微信、官方网站、营业网点等多种渠道,及时公布具体的办理流程和实施细则。同时特别强调,办理个人消费贷款贴息不收取任何服务费用,也未委托官方渠道以外的任何机构或人员代为办理相关业务。

[编辑:叶梅 马丹] [责任编辑:郑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