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企业、市民携手守护鹏城绿色遗产 “45+碳路者”深圳古树助养行动启动
2025-08-16 09:32
来源: 深圳特区报

爱心企业、市民携手守护鹏城绿色遗产 “45+碳路者”深圳古树助养行动启动

人工智能朗读:

深圳新闻网2025年8月16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庄瑞玉恰逢第三个全国生态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际,8月15日上午,“45+碳路者”深圳古树助养行动启动仪式在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举行,旨在响应《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要求,凝聚社会力量守护城市绿色文脉,同时探索爱心企业、普通公众等社会力量参与生态公益与“双碳”目标融合的创新路径。

首创“1企1树”公益碳汇机制

据悉,深圳现有古树涵盖34科85种,包括627岁新洲古榕、520年盐田香樟等珍贵遗产,这些古树名木如同城市生态与历史的“活化石”,见证着深圳特区45年来的发展与变迁。深圳始终将古树保护融入城市发展,通过《特区绿化条例》及“一树一策”科学管护,在城建中坚持“为古树让道”等等,但古树名木的保护仍面临气候、台风、病虫害等多种挑战,城市建设也会对古树造成一定影响。

如今,深圳正以“双碳”战略为引领,率先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探索可持续发展新路径,为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在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圳市民政局指导下,深圳市慈善会的主办下,“45+碳路者”深圳古树助养行动应运而生。

深圳市慈善会秘书长郭云霞介绍,项目首创“1企1树”公益碳汇机制,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的45周年之际,联合45家本土爱心企业、家庭及个人助养古树,所筹善款将用于深圳各辖区内古树生长环境改善及活化利用,特殊树木抢救复壮等工作,提升古树健康水平与存活率。旨在通过号召公众助养参与科学保护,建立“企业+家庭+个人”与古树的情感链接,形成企业文化与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共生智慧,筑起守护鹏城古树的“绿色长城”,着力打造全国首个“城市级双碳公益IP”,实现深圳“双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名片。

超30家企业、家庭及个人成为首批“碳路者”

活动现场,13岁的初中学生魏潇鸣在父亲的带领下认捐了一株古树。“古树经历过时代的洗礼,见证了这片土地的变迁,可以说是绿色国宝。我想用自己的压岁钱助养一棵古树,尽一份绵薄之力,让古树焕发新的生机。”魏潇鸣表示。

“南山区就有2棵600多年的古树,这都是我们宝贵的自然遗产,具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生态价值。希望通过助养古树活动,能为深圳的青山绿水贡献自己一份力量。”14岁的南山区育才二中学生汤千瑾说道。

记者获悉,古树助养活动引起了热烈反响。截至8月15日当天,已有超30家企业、家庭及个人参与此次助养行动,成为首批“碳路者”。

探索创建国内首个“活体古树碳汇数据库”

据介绍,深圳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市自然资源和不动产评估发展研究中心创新构建森林碳汇评估体系,精准测算全市森林碳储量796.5万吨,并率先完成福田红树林蓝碳交易试点,形成市场化“深圳方案”。研究显示,一棵百年古树年固碳量达1.84-3.67吨,生态价值显著。

下一步,深圳市慈善会将携手各方力量,持续推动项目深化,带动深圳高品质碳汇生态产品实现路径创新,为全国提供“古树碳汇”标准化案例,探索创建国内首个“活体古树碳汇数据库”,为全国提供“古树碳汇”标准化案例。

[编辑:刘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