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古树保护融入城市发展“45+碳路者” 深圳古树助养行动正式启动
2025-08-18 15:18
来源: 深圳新闻网
人工智能朗读:

将古树保护融入城市发展“45+碳路者” 深圳古树助养行动正式启动

深圳新闻网2025年8月18日讯(记者 林玟珊)2025年,深圳迎来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恰逢第三个“全国生态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在“碳达峰”“碳中和”引领下,深圳正加速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探索可持续发展新路径。为凝聚社会力量共护生态,近日,“45+碳路者”深圳古树助养行动启动仪式在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举行。

该行动在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圳市民政局指导下,由深圳市慈善会主办,旨在响应《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要求,凝聚社会力量守护城市绿色文脉,同时探索爱心企业、普通公众等社会力量参与生态公益与“双碳”目标融合的创新路径。

古树·深圳 深圳现有古树涵盖34科85种

据悉,深圳现有古树涵盖34科85种,包括627岁新洲古榕520年树龄的盐田香樟等珍贵遗产,这些古树名木如同城市生态与历史的“活化石”,见证着深圳特区45年来的发展与变迁。

深圳始终将古树保护融入城市发展,通过《特区绿化条例》及“一树一策”科学管护,在城建中坚持“为古树让道”等等。但古树名木的保护仍面临气候、台风、病虫害等多种挑战,城市建设也会对古树造成一定影响。

因而,“45+碳路者”深圳古树助养行动应运而生。据深圳市慈善会秘书长郭云霞介绍,项目首创“1企1树”公益碳汇机制,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的45周年之际,联合45家本土爱心企业、家庭及个人助养古树,所筹善款将用于深圳各辖区内古树生长环境改善及活化利用,特殊树木抢救复壮等工作,提升古树健康水平与存活率。

活动通过号召公众助养参与科学保护,建立“企业+家庭+个人”与古树的情感链接,形成企业文化与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共生智慧,筑起守护鹏城古树的“绿色长城”,着力打造全国首个“城市级双碳公益IP”,实现深圳“双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名片。

爱心企业、市民及家庭踊跃助养

活动现场,有一位特殊的助养人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他是一名13岁的初中学生魏潇鸣,他与他的父亲一同认捐了一株古树。当天,他的父亲、清雷科技高级副总裁魏振宇先生在深圳市慈善会发起设立“宇英慈善公益基金”,主要支持生态环保、教育科技、助老助残等项目。据悉,基金发起人魏振宇先生以基金和家庭为单位分别认捐了两株古树,并带着孩子一起参与古树保护,成为首批“碳路者”。

“深圳有那么多的古树,能够认捐一株古树,助养古树健康发展,我觉得特别有意义。”14岁的汤千瑾表示。她也在家人的带领下认捐了古树,从慈善小切口入手,躬身践行守护城市绿色文脉。

作为爱心企业代表,深圳美丽魔方健康投资集团董事长陈琼表示,古树是中华文明的“绿色文物”,希望通过助养古树,把企业社会责任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让“守护古树”成为连接企业、员工与社会的精神纽带,真正实现“美丽事业”与“美丽生态”的同频共振,以实际行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

截至8月15日,已有超30家企业、家庭及个人参与此次助养行动。主办方同步开通了线上线下古树助养渠道,如有意向参与的市民,可拨打热线电话0755-82470109进行咨询。

创新“公益碳汇”模式

据悉,深圳市自然资源和不动产评估发展研究中心创新构建森林碳汇评估体系,精准测算全市森林碳储量796.5万吨,并率先完成福田红树林蓝碳交易试点,形成市场化“深圳方案”。研究显示,一棵百年古树年固碳量达1.84-3.67吨,生态价值显著。

下一步,深圳市慈善会将携手各方力量,持续推动项目深化,带动深圳高品质碳汇生态产品实现路径创新,为全国提供“古树碳汇”标准化案例,探索创建国内首个“活体古树碳汇数据库”,为全国提供“古树碳汇”标准化案例,让扎根鹏城的千年古树、百年绿荫,永远成为深圳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基石与坚实之盾。

[编辑:张玲 周浩桦] [责任编辑:孙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