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8月18日讯(记者 张凡 通讯员 李达谋)为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爱国卫生运动及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部署,龙岗区龙城街道嶂背社区坚持党建引领、科技赋能、群众参与,创新构建“以鱼治蚊—网格楼栋主理人包干—积分激励”三驱联动防控机制,打出一套源头治理、精准防控、全民参与的“组合拳”,切实提升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防控质效,全力守护居民健康安全。
生物防治破难题 “以鱼治蚊”打造绿色样板
在嶂背社区一处已收储的国有地块,曾因大面积坑洼积水长期难以治理,成为蚊虫孳生的“重灾区”,传统喷洒药物方式收效甚微。对此,社区党委联合街道爱卫办、区疾控中心专家实地踏勘、科学评估后,创新引入生物防治手段——投放200余尾食蚊鱼苗。
食蚊鱼以蚊子幼虫为食,通过自然食物链实现伊蚊幼虫的源头削减。该模式无化学药剂残留、成本低、可持续性强,不仅有效降低蚊虫密度,更兼顾生态保护,为破解“顽固积水”治理难题提供了绿色、可复制的“嶂背方案”。
网格包干沉一线 “主理人”带队清源消杀
为实现防控力量精准下沉,嶂背社区将辖区划分为5个网格责任片区,推行“网格楼栋主理人”责任制。由社区班子成员担任各片区“主理人”,带领网格员、楼栋长、志愿者深入楼栋院落、背街小巷、公共绿地等重点区域,开展全方位、无死角排查整治。
“主理人”带头行动,组织力量对居民区下水道、排水沟进行深度清污,累计疏通80余米;排查清理楼顶天台26处,清除废旧花盆、闲置容器等积水点136处,从源头消除蚊虫孳生环境。同时,专业消杀队伍采用“热雾消杀+滞留喷洒”组合技术,对墙角缝隙、草丛植被、积水洼地等隐蔽区域加密作业,确保消杀全覆盖、效果可量化。
在排查整治过程中,“主理人”团队同步开展入户宣传,向居民普及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的危害及居家防蚊知识,倡导“翻盆倒罐、清除积水、安装纱窗”等日常防护措施,切实提升居民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积分激励促参与 “嶂益行”点燃全民热情
为激发居民参与积极性,嶂背社区依托“嶂益行”志愿服务平台,创新推出“灭蚊防控积分兑换”机制。将日常巡查、积水清理、防蚊宣传、物资捐赠等行为量化赋分,居民可通过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家政服务、文体课程等实用奖励。
这一机制让楼栋长的“领头雁”作用更加凸显,更推动居民从“要我防”向“我要防”转变,形成“行动—积分—激励—再行动”的良性循环。不少居民主动清理门前积水、参与社区巡查,防蚊灭蚊正逐步成为居民的自觉行动。
防控成效初显 长效机制持续推进
截至目前,嶂背社区已组织6次大规模统一消杀行动,清理垃圾卫生死角200余处,蚊虫密度显著下降,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社区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三驱联动”长效机制,推动环境卫生整治常态化,优化积分激励细则,扩大覆盖范围,让“清洁家园、防蚊灭蚊”成为社区新风尚。通过党建引领、科技助力、群众参与的深度融合,嶂背社区正努力打造健康宜居、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