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8月19日讯(记者 何亚南 实习生 王潇雨)8月12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残疾人运动会暨特奥会深圳赛区颁奖礼仪志愿者培训在深圳大学正式启动。来自深圳大学和深圳技术大学的200名“小海豚”志愿者,在庄严的授旗仪式和誓言声中,正式踏上为期20天的高强度、专业化的培训之路。他们将肩负起赛场颁奖礼仪服务的使命,用青春与微笑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和嘉宾。
授旗仪式上,志愿者代表们齐声宣誓,铿锵有力的誓言展现了青年学子服务赛会的决心与担当。十五运和残特奥会深圳赛区执委会代表将队旗郑重授予志愿者团队,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深圳大学副校长汪永成寄语志愿者要以“荔园风骨”为底色,把人文素养和专业精神转化为服务赛会的“湾区气度”;深圳大学党委副书记徐晓玲则强调,志愿服务不仅是一次赛事保障,更是一次人生成长的重要历练,将成为青年人一生的宝贵财富。
此次颁奖礼仪志愿者主要来自深圳大学和深圳技术大学。暑期以来,学校通过公开招募、层层选拔,从数千名报名学生中遴选出200名志愿者进入集中培训。为保证服务质量,志愿者们在暑假期间坚持高强度训练,从站姿、微笑到礼仪动作反复打磨,只为在赛场上呈现最完美的一瞬。
培训当天,导师团与志愿者首次见面。资深礼仪专家刘雨楠勉励大家要“扎根专业、传递温度、团队共振”,并表示导师团队将以最高标准护航,帮助同学们把细节做到极致。深大医学部研究生李葱葱回忆起此次赛事的经历:“前期训练让我明显感受到形体上的变化,变得更加挺拔。但更触动我的是在相关志愿服务中的体验,运动员们比赛时坚韧的身姿,领奖时灿烂的笑容激励着我更好地完成志愿服务。”
此次培训将通过“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展开,涵盖礼仪基础、赛事知识和场景演练,力求在短时间内打造一支标准化、专业化的礼仪志愿者队伍。训练中的点滴细节让同学们逐渐体会到礼仪背后的深意,成为志愿者们难忘的成长印记。心理学院研究生曾莉感叹:“原来一个微笑、一个手势都藏着对人的尊重。”
在暑期备战的过程中,深圳大学已有38名“先锋队”志愿者率先参加残特奥会测试赛。他们在百余场颁奖服务中实现了“零失误、零投诉”,用实力赢得了口碑,也为即将到来的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积累了宝贵经验。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的张子龙分享道:“助残不仅是行动上的帮扶,更关键的是信任和尊重。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用最恰当的方式提供支持,这需要极高的同理心和沟通技巧。”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培训中首次展示了新设计的颁奖礼仪服饰。设计融入岭南传统马面裙元素,既展现了东方礼仪之美,又结合了现代赛会的专业需求。志愿者们身着礼服的亮相,让现场充满仪式感,也成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一道亮丽风景。
随着培训深入推进,志愿者们将奔赴25个场馆,承担奖牌递送、嘉宾引领等关键任务,为赛场运行提供全方位支持。志愿者双手托着的不只是奖牌,更是运动员的荣耀,这是礼仪志愿者们的共识。从助残引导到紧急情况处置,他们在训练中不断磨合,只为在赛事现场做到“零差错、零失误”。
这个夏天,从荔园到赛场,深大“青春礼仪天团”用坚守与热情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即将到来的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舞台上,深圳青年将以专业与微笑为赛事增光添彩,并在拼搏与奉献中写下最动人的注脚。
(本文由深圳大学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