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8月19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赵伟君)连续三年每个暑假,在深圳这座移民之城,总有一群“小候鸟”跨越山海而来,在此展开特别之旅,这是深圳市文明办、关爱办为新业态劳动者及子女精心策划的“圆梦”行动。
8月13日至16日,四天三晚,深圳关爱行动青少年研学实践公益活动暨第三届“关爱新业态劳动者——小候鸟东鹏研学”深圳专场,让来自天南地北的“小候鸟”们体验了这趟科技人文生态探索之旅。
8月13日上午,“小候鸟”研学开营的兴奋还未散去,孩子们已穿梭在东鹏饮料华南生产基地的现代化车间。流水线上,机械臂有序挥舞,如同城市跳动的节拍;实验室里,试剂落入烧杯,孩子手下变幻出奇妙色彩——“总酸测试”成功了!惊叹此起彼伏,玻璃器皿映照着孩子们兴奋的脸庞。父母口中忙碌的“工作”,第一次如此鲜活呈现眼前,民族品牌的匠心,也第一次直观地烙印心中。
深圳理工大学校园,绿意葱茏。孩子们漫步智慧校园,好奇张望创新工场,零距离观察宿舍食堂,沉浸式感受高校生活。一张张承载着梦想的小纸条,被郑重放入“时间胶囊”,那一刻,大学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词汇,而是心中悄然点亮的灯塔。午后,投入深圳科学技术馆那艘巨大“星际飞船”的怀抱,与AI对话,和机器人共舞,仰望模拟的浩瀚星空,发出“原来世界这么大”的感叹,科技的魅力从此深植童心。
第三天清晨,探秘城市中心的“候鸟天堂”——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孩子们举着用东鹏饮料瓶自制的“生态观察筒”,搜寻滩涂上的候鸟踪迹。小小的塑料瓶,此刻成了连接自然与创造力的桥梁。当电梯直抵平安金融中心的云端之巅,116层观光层上,深圳壮阔的城市画卷在脚下铺展,小小的手指兴奋地指点着熟悉或陌生的地标。巨大的阻尼器模型前,孩子们屏息凝神,聆听讲解员介绍这座摩天大楼如何防风抗震屹立不倒,黑科技的震撼无声传递。而在深圳报业树莓VR未来影院,孩子们戴上头显,跟随九大IP剧目开启四维沉浸体验,一秒穿越古今,研学的科技范拉满。
旅程终点停泊在招商局历史博物馆的时光码头。从古朴的木帆船模型到巍峨的现代巨轮,静静诉说着这片热土拥抱海洋、劈波斩浪的勇气。“蛇口开山炮”的回响,让孩子们触摸到深圳“敢为天下先”的滚烫基因,理解这座城市为何与众不同。
当最后一天结营仪式会场的灯光亮起,童声合唱《谢谢你》清澈悠扬,齐声朗诵《深圳关爱行动宣言》铿锵有力,久久回荡的声音,是孩子们对父母辛劳的深情告白,也是对这座接纳他们短暂栖息的城市的由衷礼赞。
舞台中央,学员代表们眼神明亮、沉稳自信,他们用日记、绘画、诗歌等形式,生动分享着此行收获。四天很短,转瞬即逝;四天又很长,足以在幼小的心灵里刻下深刻印记。2025年的“小候鸟”研学活动,用精心设计的“三重解码”——在产业车间里解码奋斗的意义,在自然生态与科技场景解码城市的智慧,在历史回响与未来展望解码精神的内核,为孩子们搭建起理解父母、认知城市、拥抱未来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