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8月19日讯(记者 王茜 实习生 樊雅琪)近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5年国内本科招生录取工作顺利结束,今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共录取1648名优秀本科生,生源覆盖全国21个省(市)及港澳台地区,包含港澳台侨学生53人,艺术类(音乐类)学生95人。
作为国际化高校,该校录取学生的高考英语平均分达136分,在广东省持续蝉联凭高考成绩录取的省内院校榜首,同时在绝大多数省份的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及港校中,生源质量均位居前列。
在招生竞争力方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已连续第十年成为凭高考成绩录取的广东省内院校录取分数最高的大学,物理类、历史类均继续位居全省知名高校榜首。在广东省提前批录取的院校专业组中,普通类(物理)的录取最低分为666分(最低位次1355名),位列省内物理类考生的前0.29%,位居省排名1400以内;普通类(历史)的录取最低分为644分(最低位次372名),位列省内历史类考生的前0.12%,位居省排名400以内。
除了广东省之外,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其他省份同样受到优秀考生青睐,优质生源齐聚。在绝大多数省市的普通本科提前批录取中,物理类/选考的最低录取分稳居各省市考生前2%以内,历史类的最低录取分更是稳居各省市考生前1%以内。
港澳台招生领域,今年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开展相关工作的第二年,招生模式从去年的2种扩展至5种,新增了澳门保送生考试、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成绩、澳门“四校联考”成绩等招生途径。
艺术类招生同样成果显著,音乐学院在全国10个省(市)录取的95名学生中,多人在省级统考中跻身前列。
新生群体中,顶尖生源汇聚效应明显。绝大多数来自各地重点中学,多人在全国中学生五大学科竞赛中斩获省级一等奖及以上奖项,包括数名金银铜牌得主。学校特色项目“双主修”和“哥大3+2班”也吸引了众多学子,最终分别有48人和33人入选。
综合评价招生方面,该校在广东、浙江、山东等6省(市)实行“双轨制”招生,今年吸引近3万名考生报考,经机考筛选后,逾1.5万人进入线下面试,最终录取1000余人,平均报录比达26:1。该模式遵循“基于高考,不唯高考”原则,通过“631”评价体系(高考成绩占60%、入学测试占30%、学业水平测试占10%)选拔人才,让部分高考成绩并非顶尖但综合素养突出的学生也能获得机会。
(本文图片由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