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山文明实践citywalk⑩丨龙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AI视界(以下内容由AI生成,请供参考)

  • 关键词
  • 简介
  • 重点
  • 分析
  • 猜你
    想问

深圳新闻网2025年8月22日讯(记者 张金)在坪山区龙田街道龙窝一路25-1号,有一处占地约1200平方米的文明实践“热土”——龙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这里集思想引领、文化传承、便民服务、志愿实践等功能于一体,以“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为宗旨,立足社区实际,整合多方资源,创新服务模式,为居民打造了丰富多元的精神文化家园。

典型引领:“志愿星火”燃成“燎原之势”

龙田社区“志愿红”的闪耀,离不开一个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名字。“全国文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黄龙书夫妇,秉持“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家风,十余年如一日投身公益事业,用家庭的“小气候”温暖着社会的“大气候”,成为邻里间传颂的佳话。“广东好人”唐治红,12年间坚守1.3万小时,从治水“小白”成长为全国“民间河湖卫士”。他独创的巡河“秘诀”,守护着田坑河的清水长流,更带动1500余人组成志愿服务团队,在巡河护河、交通文明等多个领域发光发热。“坪山文明之星”许俊岭带领团队深耕社区治理,将服务触角从园区延伸至城中村的每一个角落。

如今,社区16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吸纳了党员干部、退休老党员、热心居民等多元群体。2024年以来,已开展活动1500余场,4.1万人次参与,累计服务超5.8万小时,形成了“典型引领、群体响应”的良性循环,让志愿服务精神在社区中蔚然成风。

专业赋能:“技能课堂”铸就“服务精兵”

龙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精心打造了一套“充电赋能”体系,将培训课堂搬到需求一线。联动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医护人员,手把手教授群众心肺复苏与AED使用技巧,让“人人学急救”的理念落地生根;邀请专业社工解析矛盾调解技巧,提升文明实践志愿者化解邻里纠纷的能力;请深圳志愿者河长学院讲师传授护河知识,让“河小二”们练就护河“内功”。从卫健急救到基层治理,从治水巡河到消防安全,有针对性的培训让文明实践志愿者从“热心人”转变为“专业人”,使服务从“力所能及”升级为“精准有效”。

精准服务:“温暖服务”润泽“社区全域”

实践站的温度,体现在对不同群体的细致关怀中。“非常感谢你们,总是这么关心我,让我感到很温暖!”独居老人赵大妈激动地对龙田社区实践站“关心关爱志愿服务队”表达着谢意。实践站的“关心关爱志愿服务队”定期为老人开展健康科普、反诈骗宣讲等活动,图书室、健身房的开放更让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充实而温暖。孩子们在“小绿蜂”环保志愿等品牌活动中,探索自然奥秘,在心中播下环保的种子;户外工作者则在“爱心驿站”里享受到“冷可取暖、热可纳凉”的便利,归属感油然而生。从老人的“舒心养老”到儿童的“快乐成长”,再到新就业群体的“安心置业”,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如毛细血管般延伸至社区的每一个角落,让“精准服务”成为龙田社区最动人的注脚。

龙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正以实际行动,书写着文明实践的精彩篇章,为构建和谐美好的社区环境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编辑:杨涛 周浩桦责任编辑:战旗

AI视界(以下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

关键词

简介

重点

分析

猜你想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