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榜单概述
数字时代,精心塑造网络形象,是提升区域吸引力和单位美誉度的战略支点,是面向公众的无声代言与信任基石。
为全面评估深圳各区各单位网络形象建设情况,助力各区各单位持续响应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期许,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深圳舆情研究院推出“深圳各区各单位网络形象建设榜”,从网络聚合声量、留言互动成效、社会生活评价、舆情管理能力及新媒体传播水平等方面,多维度分析深圳各区(含大鹏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各市直单位(市直属单位、直属部门)的网络形象建设成果,凸显各区各单位的“共性”与“个性”。
4-6月,各区各单位网络形象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效?《深圳各区各单位网络形象建设榜》带您了解。本期榜单数据统计时间范围为2025年4月1日至6月30日。
二、4-6月深圳市直单位网络形象建设榜
《深圳市直单位网络形象建设榜》从媒体报道声量形象、网民互动留言形象、新媒体传播形象及网络舆情形象四个角度入手,分析评估深圳市直单位的网络形象建设情况。其中,媒体报道声量形象主要衡量各单位在央级、省级等媒体中的正面报道占比及数据总量等;网民互动留言形象主要衡量网络平台上各单位正向网民互动及留言的数据总量、占比等;新媒体传播形象主要衡量各单位新媒体矩阵传播影响力;网络舆情形象主要衡量各单位舆情事件、问政帖文的网络反馈及回应力度等。各维度均设有独立的评价指标及打分体系,最终综合形象得分排名前十的单位将登上榜单。
4-6月,市气象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交通运输局在网络形象建设工作方面表现相对突出,登上《深圳市直单位网络形象建设榜》。其中,市气象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网络形象建设工作持续走在前列,其他上榜单位各展所长,在网络宣传、互动回应等方面积极作为,共同塑造深圳市直单位良好网络形象。
三、4-6月深圳各区网络形象建设总榜及子榜
《深圳各区网络形象建设榜》中,网络声量聚合形象主要衡量网络平台上各区网民正向留言、媒体报道及国际信息等数据总量;社会生活网络形象主要衡量网民、自媒体等对各区消费、居住及出行等方面的正负面情感倾向;新媒体传播形象主要衡量各区官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账号的信息传播力;网络舆情形象主要衡量各区舆情事件网络评价、答政工作力度等。各个维度均设有独立的评价指标及打分体系。
4-6月,福田区、南山区、龙岗区、宝安区、光明区、坪山区登上榜单前六。其中,福田区、南山区、龙岗区位居榜单前三名,在新媒体传播形象、社会生活网络形象等多个指标上表现出色,综合评价分值在85分左右。宝安区、光明区、坪山区紧随其后,在各项网络形象建设工作中持续发力,彰显出了各区网络形象建设的协同共进之态。
(一)4-6月深圳各区网络声量聚合形象榜
4-6月,《深圳各区网络声量聚合形象榜》中,南山区凭借各项声量指标的优异表现,以88.96分荣登榜首,福田区、宝安区紧随其后,在搜索引擎声量、媒体报道声量等指标上均斩获高分,反映出市民及媒体对区域给予较高关注。坪山区、龙岗区、光明区也位居前列,表现不俗,为提升城市数字治理能级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4-6月深圳各区社会生活网络形象榜
4-6月,《深圳各区社会生活网络形象榜》中,光明区凭借在居住、医疗、出行等多方面的良好网络呈现,获得较高综合评价分值,南山区、福田区、龙岗区也表现优异,四区综合评价分值均超80分。大鹏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也在榜单中占据靠前位置,成为各区借助网络力量增进民生福祉、推动协调发展的生动展现。
(三)4-6月深圳各区新媒体传播形象榜
4-6月,《深圳各区新媒体传播形象榜》中,福田区以较高综合评价得分登顶榜首,龙岗区、南山区依次位列第二、三名,三区强势包揽前三,领先趋势明显。龙华区、光明区、罗湖区也具备较好传播效果,位列榜单第四至第六名。上榜各区在新媒体舞台积极踊跃,创新作为,从具体平台来看,福田区、龙岗区在微信公众号平台的运营成效较好,南山区微博传播成效卓著,龙华区在抖音平台指标中获得较高评分。
(四)4-6月深圳各区网络舆情形象榜
4-6月,在网络舆情方面,宝安区、龙岗区凭借较低的人均舆情量、较好的答政效果,位居榜单前二;坪山区、罗湖区、福田区、光明区也跻身前列,以优异分数展现其在网络舆情工作中的积极成效,彰显了各区在营造良好网络舆情环境、及时回应网民诉求上的主动担当。
四、评价说明
1. 深圳市直单位网络形象建设榜:从媒体报道声量形象、网民互动留言形象、新媒体传播形象、网络舆情形象四个维度入手,考量深圳市直单位的正向媒体报道数量、网民留言倾向、宣传策划质效与舆情化解能力等多个层面,评估各单位的网络综合形象指数。在最终计算时,各维度的权重占比均为25%。
2. 深圳各区网络形象建设榜:从网络声量聚合形象、社会生活网络形象、新媒体传播形象及网络舆情形象四个维度入手,考量深圳各区网络声量倾向、市民生活便捷度、信息传播质效与舆情化解能力等多个层面,评估各区的网络综合形象指数。在最终计算时,各维度的权重占比均为25%。
3. 深圳各区网络声量聚合形象榜:以网民留言声量、搜索引擎声量、媒体报道声量、社交聚合平台声量、国际传播声量等为评价指标,考核人均留言声量、搜索指数整体日均值、各级报道数量、国际信息数量、微博及微信消息数量等指数的正面或综合数据量。在综合计算时,各项指标的权重占比均为20%。
4. 深圳各区社会生活网络形象榜:以消费形象、居住形象、出行形象、医疗形象、教育形象、环境形象为评价指标,综合测算各区消费、居住、出行、医疗、教育、环境六大板块在网络平台的提及数和正负面信息数量等多项数据,最终根据不同的权重占比,计算得出评价分值。其中,消费、居住形象的权重占比均为20%;出行、医疗、教育及环境形象的权重占比均为15%。
5. 深圳各区新媒体传播形象榜:以官网指数、微信(订阅号)指数、微博指数及抖音指数为评价指标,全面考核各区政务网站的流量总和、收录情况,微信、微博、抖音的发布数、平均阅读量等。在综合计算时,官网、微信、微博及抖音指数的权重占比依次为25%、30%、30%、15%。
6.深圳各区网络舆情形象榜:以人均舆情量、舆情网络反馈及答政力度作为评价指标,考核各区的舆情总量与反馈、答政效率及质量等情况,计算得出各区网络舆情形象评价分值。舆情形象考评过程中,人均舆情量越少,得分越高,舆情网络反馈、答政力度则根据舆情事件网络热度与评价、群众诉求解决情况等给分。最终核算阶段,人均舆情量、舆情网络反馈与答政力度的权重占比依次为40%、30%、30%。
五、评价规则
1.《深圳市直单位网络形象建设榜》从深圳市直单位的媒体报道声量形象(100分)、网民互动留言形象(100分)、新媒体传播形象(100分)、网络舆情形象(100分)四个维度展开综合评价、计分排名,最终形成榜单。
2.《深圳各区网络形象建设榜》从深圳各区的网络声量聚合形象(100分)、社会生活网络形象(100分)、新媒体传播形象(100分)、网络舆情形象(100分)四个维度展开综合评价、计分排名,最终形成榜单。
六、往期回顾
1.2024年5-6月榜单
https://mp.weixin.qq.com/s/9t1kMwsbzKxrj8weq46Qgg
2.2024年7-9月榜单
https://mp.weixin.qq.com/s/15VWUgshfkuF02LSSuNvFQ
3.2024年10-12月榜单
https://mp.weixin.qq.com/s/_0Va9HP-x3v-LcSeNx0qyQ
4.2025年1-3月榜单
https://mp.weixin.qq.com/s/4fdNLt598pUvSNnoICx_8g
来源:深圳舆情研究院
(实习生陈佳铃、蔡格
韩美、上官新昕
协助收集数据及编辑图文)